股票配资的公司行业门户
一个月前,汤爷爷开始频繁感到胸口闷胀,偶尔有隐隐作痛。心里面感觉像揣了只小兔子,“砰砰砰”地跳个不停。
起初症状较轻,但近一周来,胸闷心悸反复发作,甚至影响夜间睡眠,感觉身上酸软乏力。
在家里含服了几次保心丸,胸闷的症状好了一会又反复。
饱受病痛的汤爷爷来到了奉贤区中医医院心病科就诊。
医生给他做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结合其、糖尿病病史,初步诊断为冠心病可能性大(中医称为胸痹心痛病),通俗地说就是心脏的血脉“交通堵塞”,建议其住院系统治疗。
针对汤爷爷的病情,心病科的医疗团队制定了“中药贴敷+穴位埋入+药物综合治疗”的个性化方案:
1.中药贴敷:皮肤上的“魔法师”
医生将特制中药膏剂贴敷于心腧穴、膻中穴等穴位,通过皮肤渗透直达穴位,疏通堵塞的血脉,活血化瘀,通脉止痛,缓解胸闷痛的症状。汤爷爷贴敷后直言:“胸口暖乎乎的,像有一股暖流注入到了身体里!”
2.穴位埋入:24小时守护的“小卫士”
医生将微型针具埋入内关穴、神门穴,持续刺激穴位以调节气血,补益心气,安定心神。这种疗法可改善心脏的功能,减少胸闷痛、心悸发作频率。汤爷爷笑称:“埋针虽小,作用却大,晚上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3.药物综合治疗:多管齐下控病情
在住院期间,医师对汤爷爷身体进行评估,详细地分析病情,制定汤爷爷专属的个体化西药及输液方案,同时通过辨证论治,开具了适合汤爷爷的中药汤剂进行口服。
经过10天的中西医结合个体化系统治疗,汤爷爷的胸闷胸痛以及心悸症状明显减轻,夜间睡眠质量显著提升。复查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改善了。他激动地对医护人员说:“你们把我的‘心病’治好了,现在浑身都是劲儿!”
什么是“胸痹心痛病”?
胸痹心痛病,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或寒邪入侵,导致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引发以胸部闷痛、心悸气短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因为它的症状表现以“胸闷、胸痛”为主,故称为“胸痹心痛病”。
现代人长期处于“高压锅”式生活状态:饮食高盐高脂、久坐少动、情绪焦虑、熬夜睡眠不佳,恰似为心脉“雪上加霜”,使原本多见于中老年人的胸痹心痛,如今已有30岁患者前来就诊。
哪些人容易得胸痹心痛病?
胸痹心痛病特点:
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近年来逐渐向年轻化发展。
常因劳累、抑郁恼怒、暴饮暴食、受寒而诱发出现。
胸痹心痛病典型症状:
(1)膻中(胸部正中胸骨后)或心前区憋闷疼痛,呈发作性或持续不解,常伴有心悸气短。
(2)胸闷胸痛一般持续几秒到几十分钟而缓解。严重者可出现疼痛剧烈,持续不解,伴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象,可发生猝死。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劳累、抑郁恼怒、暴饮暴食、受寒而诱发出现。
(4)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可辅助诊断。
(5)必要时行冠脉CTA、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中药敷贴联合穴位埋入
治疗胸痹心痛病
中药贴敷
中药贴敷就像给身体穴位“贴膏药”,让药物通过穴位发挥作用。
穴位埋入
穴位埋入则好似给穴位“安插小卫士”,持续守护健康。
适宜人群
中药贴敷+穴位埋入
适宜人群
1.慢性心系疾病,症见胸闷胸痛、心悸、气短懒言、失眠健忘、头晕乏力、易疲劳等气血亏虚症状者。
2.平素常有胸闷胸痛、畏寒肢冷、心悸汗出等心阳虚症状者。
注:中药贴敷联合穴位埋针治疗胸痹心痛病主要适用于非急诊介入治疗的稳定性患者。
对于胸痹心痛病,除了常见的药物治疗,中医外治法也逐渐受到关注。其中,中药贴敷和穴位埋入是两种颇具特色的治疗手段。
医师介绍
李妍蓉,硕士,心病科主治医师,先后师从黑龙江省名中医、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刘莉教授、“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晋玉梅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杨柏灿教授、龙华医院心病科沈琳教授、奉贤区中医医院心病科方芳主任。主持区级课题及院内新技术新项目多项,撰写论文多篇。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脏神经症、心脏瓣膜病、失眠、焦虑状态等心血管系统疾病。
奉贤区中医医院心病科
心病科是奉贤区中医医院的中医传统科室,入选区中医特色专科。科室现有人员9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3名。
科室在继承中医传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诊疗技术,形成了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配合中药贴敷、穴位埋入、中药塌渍、耳穴压丸等特色疗法,实现因人因病而异,辨证施治。
01
专家门诊
沈琳主任医师(龙华医院):
每月一次,周三下午,具体出诊时间请至预检台咨询或电话咨询:57420861–8074,门诊二楼专家门诊
方芳副主任医师:
每周三上午,门诊二楼专家门诊
吴蕾副主任医师:
每周五下午,门诊二楼专家门诊
02
专科及专病门诊
心病科专科门诊:
周一至周日(全年无休),门诊三楼
高血压专病门诊:
每周三下午,门诊三楼
高血脂专病门诊:
每周三下午,门诊三楼
报送:区卫生健康委(沈群)
编辑:何海丹
•end•
诚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